學校於期末公開頒發客語委員會獎項給通過客語認證的學生,鼓勵學生繼續努力。
王美珍老師透過各種版本的葫蘆問,帶領學生認識早期的桌遊遊戲,透過遊戲方式練習母語。
😀認識葫蘆問:
葫蘆問為臺灣早期流行的桌遊,尤其盛行於農曆春節期間的萬華、鹿港與安平地區。原本名稱是「河洛文」,由於遊戲以河洛文發音,後來口傳為葫蘆問,也稱為葫蘆運。
在葫蘆問的圖紙上有23組成對的圖案,加上終點共有47個圖案,大多與八仙、動物或吉祥符號有關。玩家必須擲骰子在圖紙上前進,遊戲規則類似蛇梯棋(Snakes & Ladders),會在圖紙上前進後退,先走到終點的人就獲勝。配合媽祖宗教慶典活動,台語老師特別在公告欄介紹媽祖信仰,另外也介紹其他宗教信仰給同學們。🎉🎉🎉 三月" 痟 "媽祖由來: 台語有句俗諺說:「正月肖查某,二月肖鑼鼓,三月肖媽祖。」,講的是農曆一月適逢春天,是追女子的季節,二月為了三月份的慶典大家都敲鑼...